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的处理、提取、净化及气相色谱检测步骤。本文件适用于花生、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定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S-metolachlor residues in peanuts and soybea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5009.174-2003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花生和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异丙甲草胺是一种常用的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以控制杂草生长。然而,其残留可能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因此对其残留量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异丙甲草胺因其高效性和经济性被广泛应用于多种作物种植中,尤其是在花生和大豆田间管理中。然而,如果使用不当或过量施用,这种化学物质可能会残留在土壤和作物中,进而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长期暴露可能导致肝脏损伤、免疫系统紊乱等健康问题。因此,科学监测其残留量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
GBT 5009.174-2003 标准采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作为主要分析手段。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有效区分目标化合物与其他杂质。具体步骤包括样品前处理、提取、净化以及最终的仪器分析。以下是关键步骤的简要说明:
某地区农业部门曾对当地生产的花生和大豆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表明部分样本中的异丙甲草胺残留量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值。这一发现促使相关部门加强了对该类农药使用的监管力度,并推广更加环保的替代品。此外,研究还显示,通过改进喷洒技术和优化用药剂量,可以显著降低农药残留风险。
GBT 5009.174-2003 标准为花生和大豆中异丙甲草胺残留量的测定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它不仅有助于保护消费者健康,也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政策法规的完善,相信这一领域的研究将更加深入,为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