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粮食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作物中2.4-滴丁酯残留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2,4-D butyl ester residues in cere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5009.165-2003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测定粮食中2.4-滴丁酯(2,4-D丁酯)的残留量。2.4-滴丁酯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主要用于控制杂草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然而,由于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需要严格监控其在粮食中的残留量。
该标准规定了气相色谱法作为主要检测手段。这种方法通过样品提取、净化和色谱分离,能够准确测定粮食中2.4-滴丁酯的含量。具体步骤包括:
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和准确性,能够满足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
2.4-滴丁酯虽然能有效控制杂草,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研究表明,长期摄入含有高浓度2.4-滴丁酯的粮食可能对人体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因此,各国纷纷制定相关法规限制其使用量和残留限量。
在中国,GBT 5009.165-2003为粮食中2.4-滴丁酯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例如,在某次全国范围内的粮食抽检中,超过80%的样本符合标准限值,显示了我国在农药残留控制方面的成效。
与国际标准相比,GBT 5009.165-2003在检测技术和限值设定上已达到较高水平。例如,欧盟和美国也采用了类似的气相色谱法进行检测,但限值标准略有差异。这表明各国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存在共同点,同时也需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调整策略。
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增强,预计GB/T标准将进一步优化,以更高效、更精确地监测粮食中的农药残留。同时,加强农民培训和推广绿色农业技术也是减少2.4-滴丁酯使用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