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方法,包括仪器设备、试验条件、操作步骤和结果计算。本文件适用于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用于评估煤的粘结性和热解特性。
Title:Determination of Coke Strength after Reaction with CO2 - Bituminous Coal
中国标准分类号:D91
国际标准分类号:7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479-2016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烟煤胶质层指数测定的重要方法标准。该标准为煤炭行业的科研、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其核心在于通过测定烟煤的胶质层指数(Y值和X值),评估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这一指标对于炼焦煤的选择以及配煤工艺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烟煤胶质层指数是衡量煤在加热过程中形成胶质体的能力的关键参数。它不仅反映了煤的粘结性能,还间接影响煤的结焦性和最终的焦炭质量。因此,准确测定胶质层指数对煤炭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根据 GBT 479-2016 的规定,胶质层指数的测定主要依赖于体积膨胀曲线和厚度变化曲线。具体步骤包括将煤样置于特制的加热炉中,逐步升温至最高温度,并记录煤样在不同温度下的体积变化和厚度变化。
这些数据的获取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操作技能。例如,测定过程中使用的高温炉需具备精确的温控系统,以确保实验条件的一致性。
胶质层指数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炼焦行业,高粘结性的煤种通常被优先选择作为主焦煤,而低粘结性的煤则可能用于配煤。通过 GBT 479-2016 标准,企业可以更科学地制定配煤方案,从而提高焦炭的质量和产量。
以某大型钢铁集团为例,该企业在实施 GBT 479-2016 标准时,通过对不同煤种的胶质层指数进行测定,成功优化了配煤比例,使焦炭强度提高了约 8%,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GBT 479-2016 标准为烟煤胶质层指数的测定提供了规范化的流程和技术支持,其科学性和实用性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该标准的应用,煤炭行业能够更好地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