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拟穴青蟹苗种生产的术语和定义、场地要求、亲蟹选择与培育、孵化与幼体培育、苗种质量及病害防控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拟穴青蟹苗种的生产及其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Scylla paramamosain Seed - TCI 04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 047-2023《拟穴青蟹苗种生产技术规范》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与更新。其中,关于“水质管理”这一条目是新版标准中的重要改动之一,对拟穴青蟹苗种的健康生长具有直接影响。本文将围绕这一条目展开详细解读,并探讨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方法。
新老版本标准中“水质管理”的差异
在旧版标准中,对水质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了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体等基本要求,但缺乏具体的操作指导和监测指标。而在TCI 047-2023中,则明确规定了水质管理的具体参数,包括溶解氧(DO)、盐度、pH值以及氨氮浓度等关键指标的具体范围。例如,溶解氧应维持在5mg/L以上,盐度应在10‰至30‰之间,pH值保持在7.8至8.6范围内,氨氮浓度不得超过0.5mg/L。这些量化指标为养殖者提供了更精确的操作指南。
应用方法详解
为了确保水质符合上述标准,首先需要配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如溶解氧测定仪、盐度计及pH试纸等工具。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水质参数,一旦发现超出规定范围,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对于溶解氧不足的问题,可以通过增加增氧机数量或者延长开机时间来解决;如果盐度过高,则可以引入淡水稀释,反之则可通过加入海水提高盐度;当pH值偏低时,可适当投放石灰粉调节,而偏高时则使用醋酸钠溶液降低。至于氨氮超标情况,一方面要减少投喂量以避免过量排泄,另一方面则需加强排污换水频率。
此外,在日常管理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定期清理池塘底部沉积物,防止有机质积累导致水质恶化;二是合理规划放养密度,避免因密度过大造成竞争加剧影响生存环境;三是选择优质饲料,促进青蟹健康成长的同时减少粪便排放量。
通过严格执行以上措施,不仅能够有效控制水质状况,还能显著提升拟穴青蟹苗种的存活率与品质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