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旱区农业相关的术语和定义,并对我国旱区农业进行了区域划分。本文件适用于旱区农业的研究、规划、管理和相关标准的制定。
Title:Arid Area Agriculture - Terminology and Regional Divis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5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41684-2022 是一项关于旱区农业的重要标准,旨在规范旱区农业领域的术语定义和区域划分。这项标准不仅为科研工作者、政策制定者以及农业从业者提供了统一的语言框架,还为旱区农业的发展规划和资源管理奠定了科学基础。
旱区农业是指在水资源匮乏、气候干燥的地区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这些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但通过合理的管理和技术应用,也能实现高效、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标准中明确界定了“旱区”、“节水灌溉”、“土壤改良”等核心术语,使不同领域的人能够准确理解相关概念。
在GBT 41684-2022中,术语部分是其核心内容之一。例如,“旱区”被定义为年降水量低于潜在蒸发量的区域;而“节水灌溉”则强调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水分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这种规范化有助于避免因术语理解差异导致的沟通障碍。
这些术语的标准化为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
分区是GBT 41684-2022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条件及社会经济状况,旱区被划分为不同的区域类型,如西北干旱区、华北半干旱区等。这种分区方式有助于因地制宜地制定农业政策和技术推广方案。
以新疆为例,近年来通过推广滴灌技术和种植耐旱作物,实现了棉花、葡萄等经济作物的大面积种植,显著提高了农民收入。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旱区农业面临的挑战将更加严峻。因此,持续完善GBT 41684-2022标准,加强技术研发与推广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我们应进一步深化对旱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探索更多适应性强的新技术,推动旱区农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