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要求、质量评定的内容、方法和流程。本文件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更新、维护及应用中的质量控制与评定。
Title: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Evaluation of Basic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Data
中国标准分类号:P5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7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遵循GBT 41149-2021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质量要求与评定
标准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流程和资源利用,可以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采用智能化设备或软件代替部分人工操作,以减少人为误差并提高效率。例如,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获取高精度影像数据。
通过整合不同来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如卫星遥感数据、地面测量数据等),形成更全面的信息集合,从而降低单一数据源的成本压力。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制定差异化的质量评估标准。对于非关键区域或低精度需求的应用场景,适当放宽某些指标的要求。
根据实际使用情况,灵活调整数据更新频率。例如,在变化较慢的地区可以延长更新周期,而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则保持较高的更新频率。
建立区域性或全国性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促进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合作,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其操作水平和技术能力,确保在执行标准时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任务。
将大量地理信息数据迁移到云端进行存储和处理,不仅节省本地硬件投资,还能借助云平台的强大算力加快数据分析速度。
对于一些非核心但耗时较长的工作内容,如数据预处理或初步检查,可以通过签订外包合同的方式交给第三方机构完成,减轻内部工作负担。
在全面推广之前,先选择若干典型区域开展试点项目,通过对试点结果的总结反馈来优化后续实施策略,降低整体风险。
建立一套完善的用户反馈系统,及时收集各方对数据质量和应用效果的意见建议,并据此不断改进和完善相关流程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