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仿真冰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高分子材料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仿真冰场,用于滑冰运动及相关活动。
Title:General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for artificial ice rinks
中国标准分类号:S83
国际标准分类号:97.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冰雪运动普及率的提升,仿真冰场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替代方案。为了规范仿真冰场的设计、制造与应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GBT 40086-2021 仿真冰场 通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以下简称《标准》)。这一标准不仅为仿真冰场提供了技术指导,还明确了其质量检测方法,对于推动仿真冰场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中对仿真冰场的技术要求进行了全面规定,主要包括材料性能、表面平整度、摩擦系数以及耐久性等方面。其中,材料性能是仿真冰场的核心指标之一。强韧、耐磨的高分子复合材料被广泛应用于仿真冰场的制作,这些材料需具备良好的抗紫外线能力和防滑性能,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为了验证仿真冰场是否达到技术要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试验方法。例如,通过模拟实际滑行条件测试摩擦系数;利用精密仪器测量表面平整度;以及采用加速老化实验评估材料耐久性等。这些科学严谨的试验方法为仿真冰场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例如,在某大型体育场馆建设中,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进行仿真冰场的安装与调试。经过多次摩擦系数测试后发现,该仿真冰场的实际数值与设计值偏差小于3%,完全满足技术要求。此外,该场馆还采用了先进的防滑涂层技术,使得仿真冰场在湿滑环境下依然保持较高的安全性。
仿真冰场因其低成本、易维护的特点,在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国范围内已有超过500个仿真冰场投入使用,覆盖学校、社区及商业综合体等多个场景。这些仿真冰场不仅为大众提供了便捷的滑冰体验,也为冰雪运动的推广做出了贡献。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增长,仿真冰场有望进一步优化其性能并拓展应用场景。同时,《GBT 40086-2021》作为行业标杆,将持续引领仿真冰场行业的规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