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个人健康信息码的系统架构、数据元、码制、展示方式和数据安全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个人健康信息码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为疫情防控期间的人员流动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Title: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Code - Reference Model
中国标准分类号:L79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的频发,个人健康信息的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布了《GBT 38961-2020 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以下简称“参考模型”),为个人健康信息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重要指导。这一标准不仅规范了健康信息码的数据结构和编码规则,还明确了其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方式。
参考模型的核心内涵在于通过统一的技术框架,实现个人健康信息的数字化、透明化和可追溯性。它将个人健康信息分为多个维度,包括基本信息、健康状况、旅行史等,同时规定了这些信息如何以二维码的形式呈现。这种模式既方便了公众的日常出行,也提高了政府和企业的管理效率。
参考模型详细定义了健康信息码的数据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这些信息通过特定的编码规则转换为二维码,确保了数据的安全性和唯一性。例如,在疫情期间,某城市通过实施参考模型,成功实现了对居民健康状态的实时监控,有效减少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以北京市为例,自2020年起全面推广健康宝应用,该应用正是基于参考模型开发的。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北京市累计生成健康码超过5亿次,其中绿码占比达99%以上。这不仅保障了市民的正常生活,也为城市的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参考模型还推动了跨区域的信息共享。例如,长三角地区多个城市联合推出了互认的健康码系统,实现了人员流动的无障碍通行。这种实践证明了参考模型在促进区域协作方面的巨大潜力。
综上所述,《GBT 38961-2020 个人健康信息码 参考模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创新,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未来,随着更多领域的应用场景被挖掘,这一标准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