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干冰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食品级或工业级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得的工业干冰,主要用于制冷、食品加工、清洗等领域。
Title:Industrial Dry Ice
中国标准分类号:Y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工业干冰在多个行业中有着广泛应用,如食品冷冻、医疗用品保存及清洁除锈等。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变化,《TDLSHXH 002-2023工业干冰》标准正式发布并实施,相比旧版标准(假设为TDLSHXH 002-2018),其内容有了显著更新。
本文将聚焦于新旧版本标准中关于“纯度检测方法”的差异展开详细解读。这一部分是标准修订的核心之一,旨在更准确地评估干冰的质量,确保其符合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纯度检测方法的变化
# 旧版标准中的纯度检测方法
在TDLSHXH 002-2018版本中,纯度检测主要依赖于重量法与气相色谱法两种手段。其中:
- 重量法:通过称量样品前后质量变化来间接推算二氧化碳含量。
- 气相色谱法:利用色谱柱分离气体组分后测定各成分比例以计算纯度。
这两种方法虽然能够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以及设备要求高等问题,限制了检测效率。
# 新版标准引入的新检测技术
TDLSHXH 002-2023版标准则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FTIR)作为主要检测手段。该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 快速响应:无需长时间等待即可获得结果。
2. 高灵敏度:能有效识别微量杂质的存在。
3. 易于操作:减少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高度依赖。
此外,新版标准还补充了拉曼光谱法作为辅助检测工具,在特定情况下可以进一步验证样品的真实性与稳定性。
应用实例解析
假设某企业生产用于食品保鲜的干冰产品,按照新标准的要求,其出厂前需完成以下步骤:
1. 使用FTIR仪器采集样本吸收光谱;
2. 对比数据库内已知纯净CO₂的标准光谱曲线;
3. 根据匹配程度判断样品是否达标;
4. 若有必要,则采用拉曼光谱法再次确认。
通过这样的流程,不仅可以保证最终产品的品质,还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总之,《TDLSHXH 002-2023工业干冰》对于纯度检测方法的重大改进标志着我国工业干冰生产进入了更加科学化、精细化的新阶段。希望行业内相关从业者能够充分理解并应用这些新技术,共同推动行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