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仁兆蒜薹育苗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管理措施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仁兆蒜薹的育苗生产及其相关农业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Renzhao Garlic Sprout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AI 027-2023仁兆蒜薹育苗技术规程》中关于育苗基质选择的变化及应用方法
在新版标准中,对于育苗基质的选择有了更为严格和具体的要求。相较于旧版标准,新版标准不仅强调了基质的物理特性如孔隙度、容重等,还特别增加了对化学特性的考量,比如pH值和电导率。
以基质pH值为例,在实际操作中,理想的pH范围应控制在6.0至7.5之间。这是因为在这个区间内,大多数养分元素处于最佳吸收状态,能够有效促进蒜薹幼苗的生长发育。如果基质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植物根系对养分的吸收效率,进而影响幼苗的健康状况。
具体应用时,首先需要检测基质的初始pH值。可以使用精密pH试纸或者电子pH计进行测量。如果发现基质pH值低于6.0,则可以通过添加石灰粉来提高其碱性;若高于7.5,则可加入硫磺粉降低其碱性。每次调整后都需要重新测定pH值,直至达到理想范围为止。
此外,新版标准还要求定期监测基质的电导率,确保其维持在一个适宜范围内(通常为1.0-3.0 mS/cm)。过高或过低的电导率都会对蒜薹幼苗造成不良影响。当发现电导率超出正常范围时,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如稀释灌溉水或是更换部分基质,以保证幼苗健康成长。
通过这样的改进,新版标准更加注重细节管理,有助于提高仁兆地区蒜薹种植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