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木薯细菌性叶斑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manihotis)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检测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木薯细菌性叶斑病菌的实验室检疫鉴定和监测。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manihotis in cassava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6808-2018 是一项由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旨在规范木薯细菌性叶斑病菌的检疫和鉴定方法。这项标准对于保障木薯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木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之一。细菌性叶斑病菌(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manihotis)是一种严重危害木薯生产的病原菌,其传播不仅影响木薯产量,还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
细菌性叶斑病菌主要通过种子、土壤和昆虫传播,导致叶片出现黄色或褐色斑点,进而影响光合作用效率,降低木薯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在某些地区,该病害可能导致木薯减产高达40%以上。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检疫和鉴定方法显得尤为迫切。
GBT 36808-2018 标准详细规定了从样品采集到结果判定的全过程。以下是其中的关键步骤:
例如,在某次木薯种植区的检疫工作中,技术人员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病原菌具有典型的杆状形态,并通过PCR检测确认了病原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从而成功诊断出细菌性叶斑病菌的存在。
GBT 36808-2018 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木薯病害防控的技术水平,还为国际间木薯贸易提供了标准化依据。随着全球农业的不断发展,标准化的检疫鉴定方法将有助于保护各国的农业生产安全。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如CRISPR等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病原菌鉴定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共享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全球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