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玻璃容器中砷、锑溶出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溶出实验条件及分析步骤。本文件适用于各类玻璃容器中砷、锑溶出量的定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and antimony leaching amounts in glass contain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J93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35595-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玻璃容器中砷和锑溶出量测定方法的标准。这项标准旨在规范玻璃容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玻璃制品的安全性,特别是用于食品、药品等直接接触人体的产品。标准中详细规定了检测砷和锑溶出量的具体步骤、实验条件以及结果分析方法,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
砷和锑是两种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摄入过量的砷可能导致慢性中毒,影响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而锑则可能引发过敏反应甚至致癌。因此,在玻璃容器的生产中,严格控制这两种元素的溶出量至关重要。通过GBT 35595-2017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这些有害物质对消费者的潜在威胁。
根据标准,检测砷和锑溶出量需要遵循以下关键步骤:
以某知名药用玻璃瓶生产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引入GBT 35595-2017标准后,对其生产线进行了全面升级。通过定期开展砷、锑溶出量检测,企业成功降低了产品中的有害物质残留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据统计,自执行新标准以来,该企业的客户投诉率下降了约40%,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
GBT 35595-2017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保障消费者安全的重要工具。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测定玻璃容器中砷、锑的溶出量,能够有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技术的进步,相信这一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