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疫霉根腐病菌(*Phytophthora medicaginis*)的检疫鉴定方法,包括样品采集、处理、分离培养、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境植物及其产品的苜蓿疫霉根腐病菌检疫鉴定。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hytophthora medicaginis of Alfalf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什么是 GBT 35329-2017 标准?
GBT 35329-201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苜蓿疫霉根腐病菌检疫鉴定方法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如何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苜蓿疫霉根腐病菌进行检测和鉴定,以防止其传播,保护农业生态安全。
为什么需要对苜蓿疫霉根腐病菌进行检疫鉴定?
苜蓿疫霉根腐病菌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植物病原菌,能够导致苜蓿植株根部腐烂,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如果不加以控制,该病菌可能通过种子或土壤传播,威胁其他地区的农业生产。因此,检疫鉴定是防止其扩散的重要措施。
GBT 35329-2017 标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如何采集样本用于检疫鉴定?
常见的误解有哪些?
GBT 35329-2017 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该标准适用于进出口贸易中的苜蓿种子、苗木及相关产品,也适用于国内农业部门对苜蓿疫霉根腐病菌的监测和防控工作。
如何确保鉴定结果的准确性?
如果检测结果显示为阳性,应采取哪些措施?
GBT 35329-2017 是否适用于其他植物病原菌的鉴定?
该标准仅针对苜蓿疫霉根腐病菌,不适用于其他植物病原菌的鉴定。如需鉴定其他病原菌,请参考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