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服务度量和计价要求,包括服务度量指标体系、计价原则、计费模式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建设、运营和服务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E-Government Public Platform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 Part 2: Service Measurement and Pric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云计算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GBT 34077.2-2021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管理规范 第2部分:服务度量计价》为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框架,旨在提高电子政务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同时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服务度量是本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定义了如何衡量云计算服务的质量和性能。这些度量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可用性、响应时间、数据安全性以及用户满意度等。通过科学合理的度量体系,可以有效评估服务的实际表现,为后续优化提供依据。
计价机制则是标准中另一个关键点,它解决了如何公平合理地对云计算服务收费的问题。通常采用按需付费、包年包月等多种模式,以适应不同用户的需求。例如,某市政府部门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选择合适的计费方案,在保证成本可控的同时享受高效便捷的服务。
以北京市政府为例,其电子政务云平台自投入使用以来,已成功实现了多项核心业务的迁移上云。据统计,该平台每年可节省约30%的IT基础设施投资,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这不仅得益于先进的技术架构,更离不开完善的度量计价体系的支持。
尽管目前我国电子政务云平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跨部门协作难度大、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等问题。因此,未来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标准,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资源共享与整合,从而实现真正的智能化、一体化管理。
总之,《GBT 34077.2-2021》为我国电子政务云平台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持续优化服务度量计价方法,必将促进电子政务向更高水平迈进,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