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物数字标本数据交换的基本原则、数据结构、元数据要求及交换流程。本文件适用于生物数字标本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共享过程中的标准化交换。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ata Exchange of Biological Digital Specimen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8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生物数字标本数据交换规范(GBT 33919-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之一,旨在为生物数字标本的数据交换提供统一的技术框架和操作指南。这一规范对于促进生物多样性研究、生态监测以及生物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数字标本是指通过数字化手段记录和存储的生物样本信息,包括形态特征、基因序列、地理分布等。这些信息的标准化交换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在全球范围内共享数据,从而加速科学研究的进程。以下是该规范的核心内容及其重要性:
GBT 33919-2017 规定了生物数字标本数据交换的基本原则、数据结构、元数据要求以及交换接口的设计。其中,数据结构部分详细定义了标本的基本属性,如物种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同时也涵盖了高级属性,如DNA序列信息和图像数据。此外,该规范还强调了数据交换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措施。
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为例,该机构利用 GBT 33919-2017 标准开发了一套生物标本数据库系统。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全国范围内植物标本数据的集中管理,还支持与其他国际数据库的互联互通。据统计,自系统上线以来,已累计交换超过50万条生物标本数据,显著提升了科研效率。
另一个典型案例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某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通过遵循 GBT 33919-2017 标准,成功整合了来自多个保护区的野生动物监测数据,为政府制定生态保护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GBT 33919-2017 生物数字标本数据交换规范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进步,更是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工具。通过标准化的数据交换机制,科研人员能够更高效地获取和分析数据,从而为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多样性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