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极端降水监测的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和应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气象部门、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对极端降水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
Title:Extreme Precipitation Monitoring Indicator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极端降水是指短时间内降水量显著超出正常范围的天气现象,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可能造成严重的影响。为了科学地监测和评估极端降水事件,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33669-2017 极端降水监测指标》。这一标准为极端降水的监测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框架和评价方法,有助于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GBT 33669-2017 标准定义了一系列用于监测极端降水的指标,包括日最大降水量、连续降水天数、降水强度等。这些指标通过量化降水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极端降水事件的特点。例如,日最大降水量是衡量单日降水强度的重要指标,而 连续降水天数则用于评估降水的持续性及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基于百分位法的极端降水阈值划分,将降水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等级,为不同级别的极端降水事件提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极端降水往往伴随着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对农业、交通、城市基础设施等造成巨大影响。例如,2021年河南特大暴雨事件中,多个城市遭遇严重内涝,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根据 GBT 33669-2017 的监测指标,此次暴雨的日最大降水量远超历史平均水平,连续降水天数也达到了罕见水平。
在实际应用中,监测指标不仅用于灾害预警,还能帮助相关部门优化资源配置。例如,在暴雨高发期,城市排水系统可以提前启动应急方案,减少积水对交通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因此,完善监测体系、提升预测精度显得尤为重要。未来,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将 GBT 33669-2017 的监测指标与其他气象数据相结合,构建更加智能化的预警平台,为公众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