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孪生城市平台的总体架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数据要求、安全要求及接口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数字孪生城市平台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估。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Digital Twin City Platform
中国标准分类号:M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聚焦于TISC 0022-2023《数字孪生城市平台技术要求》中关于“数据模型互操作性”的变化进行深度解读。这一部分在新旧版本中的调整,直接关系到数字孪生城市平台的数据共享与协作效率。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数据模型互操作性的描述较为笼统,仅提出需要确保不同系统间的数据能够相互识别和使用,但缺乏具体的技术实现路径和评估指标。新版标准则对此进行了细化,明确了数据模型互操作性的三个核心要素: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化的数据接口以及动态适配机制。
首先,统一的数据交换格式是实现互操作的基础。新版标准推荐采用JSON-LD作为主要的数据交换格式,这种格式不仅支持语义标注,还能有效减少数据解析过程中的歧义。在实际应用中,开发者应根据平台需求设计相应的数据模板,并通过工具自动生成符合JSON-LD规范的结构化数据,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则是保障互操作顺畅的关键。新版标准规定了RESTful API作为主要的数据访问方式,并对请求方法、响应状态码及报文格式作出了明确规定。例如,在进行数据查询时,客户端需使用GET方法并通过URL参数传递查询条件,服务端则应返回HTTP 200状态码表示成功,并附带JSON格式的结果数据。此外,还引入了OAuth 2.0协议来加强接口的安全性,要求所有敏感操作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和授权。
最后,动态适配机制旨在解决由于系统更新或扩展导致的数据兼容问题。新版标准建议采用微服务架构来构建平台的核心组件,每个服务专注于处理特定领域的数据模型。当新增或修改某个模型时,只需调整相关服务即可,无需对整个平台进行全面改造。同时,还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的消息总线方案,用于实时通知各参与方关于模型变更的信息,从而降低因版本不一致引发的风险。
综上所述,TISC 0022-2023中关于数据模型互操作性的改进措施,为数字孪生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向。通过对统一数据交换格式、标准化数据接口以及动态适配机制的深入理解与实践,可以显著提升平台的整体性能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