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阿米芹(Pleurospermum uralense)检疫鉴定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进出境、国内调运的大阿米芹检疫鉴定及相关的植物检疫工作。
Title:Quarantine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for Pleurospermum uralen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大阿米芹(Heracleum sosnowskyi)是一种原产于中亚地区的入侵性植物,其快速生长和强大的繁殖能力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有效控制其传播,中国制定了国家标准《GBT 29574-2013 大阿米芹检疫鉴定方法》,该标准为大阿米芹的识别、检测及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大阿米芹因其高大的植株和强大的生态竞争力,被列为全球最危险的入侵物种之一。在中国,其分布范围不断扩大,对农业、牧业以及自然生态系统构成了显著威胁。因此,制定一套标准化的检疫鉴定方法对于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具有重要意义。
《GBT 29574-2013》规定了大阿米芹的形态学特征、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及其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传播风险评估。该标准不仅适用于口岸检疫,还为地方监测和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持。
通过这些特征,可以初步判断植物是否为大阿米芹。
为了提高鉴定的准确性,标准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包括DNA提取、PCR扩增及电泳分析。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区分大阿米芹与其他相似植物。
大阿米芹主要通过种子和根茎传播。标准建议在高风险区域设置监测点,并定期采集样本进行检测。同时,应加强对进出口货物的检查,防止其随国际物流传播。
《GBT 29574-2013 大阿米芹检疫鉴定方法》为大阿米芹的防治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通过结合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鉴定,从而有效遏制其扩散。未来,应进一步完善监测体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生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