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光伏电站用太阳跟踪系统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等。本文件适用于光伏发电站中使用的各类太阳跟踪系统,包括单轴跟踪系统和双轴跟踪系统。
Title: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solar tracking systems in photovoltaic power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TM615
国际标准分类号:27.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根据GBT 29320-2012 光伏电站太阳跟踪系统技术要求
,在确保满足核心原则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优化流程和调整资源配置来提升灵活性并降低成本。以下是基于核心业务环节提出的10项弹性方案。
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太阳跟踪系统的各个组件(如驱动装置、控制器等)独立开发和测试,便于后续维护和升级,同时降低整体开发成本。
通过实时监测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需求,动态调整太阳跟踪系统的负载分配策略,减少不必要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引入多源气象数据(如卫星云图、地面传感器数据),结合AI算法预测太阳轨迹,优化跟踪精度,从而减少机械部件的磨损并延长使用寿命。
将光伏电站的太阳跟踪系统分阶段部署,优先覆盖高收益区域,逐步扩展至其他区域,避免一次性投入过高成本。
与本地供应商合作,缩短供应链周期,降低运输和仓储成本,同时提高响应速度以应对突发问题。
建立远程监控平台,实时采集设备运行数据,提前发现潜在故障并进行远程诊断,减少现场维修频率和时间。
配置小型储能系统,在极端天气或设备故障时为太阳跟踪系统提供临时能源支持,避免因停电导致的停机损失。
在项目初期对多个候选场址进行综合评估,选择地形条件最优、施工难度最低的地点,降低土建成本和安装复杂度。
结合风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形成多能互补系统,平衡不同能源间的波动性,提高整体能源供应的稳定性。
定期对太阳跟踪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运行数据调整控制参数,持续优化系统效率,延长设备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