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氧弹燃烧法测定煤沥青中硫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原铝生产用煤沥青中硫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5.0%(质量分数)。
Title:Aluminium production carbon material - Coal tar pitch - Part 9: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by oxygen bomb combus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2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6930.9-2014是中国国家标准,专门针对原铝生产中使用的炭素材料——煤沥青的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规范。煤沥青作为炭素阳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解铝工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质量直接影响到阳极的导电性和抗腐蚀性,进而影响电解槽的运行效率和寿命。因此,准确测定煤沥青中的硫含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标准通过氧弹燃烧法提供了科学、可靠的检测手段。
氧弹燃烧法是一种经典的化学分析技术,用于测定有机物中的硫含量。其基本原理是将样品置于充满氧气的密闭容器(即氧弹)中燃烧,产生的气体被吸收并转化为硫酸溶液,随后通过滴定法测定其中的硫含量。这种方法具有快速、精确的特点,尤其适用于煤沥青这类复杂基质的样品。
煤沥青中的硫含量不仅反映了原料的质量,还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性能。过高的硫含量会导致阳极在电解过程中发生氧化反应,加速阳极的损耗,增加生产成本。例如,某电解铝厂曾因采购了硫含量超标的产品,导致阳极使用寿命缩短了近20%,每年额外增加了数百万元的维护费用。
以某大型电解铝企业为例,该企业在引入GBT 26930.9-2014标准后,严格控制煤沥青的硫含量。通过实施氧弹燃烧法检测,企业成功将阳极的平均使用寿命提高了15%,同时显著降低了阳极消耗率。这一改进不仅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为行业的标准化管理树立了典范。
GBT 26930.9-2014标准通过氧弹燃烧法为煤沥青硫含量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这项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原铝生产的质量和效率,还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未来,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这一标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