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原铝生产用炭素材料中煤沥青硫含量的仪器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原铝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煤沥青硫含量的测定。
Title:Aluminum production carbon materials - Coal tar pitch - Part 10: Determination of sulfur content by instrumental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65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40.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6930.10-2014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原铝生产中使用的炭素材料煤沥青的技术规范。该标准的第10部分专门规定了通过仪器法测定煤沥青中硫含量的具体方法和要求。硫含量是衡量煤沥青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直接影响到其在工业应用中的性能表现。本标准为生产企业提供了统一的检测方法,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在原铝生产过程中,煤沥青作为重要的炭素材料,其硫含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电解槽的使用寿命和能耗水平。强硫化物会加速电解槽内衬材料的腐蚀,缩短设备的服役周期。因此,准确测定硫含量对于优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高硫含量还可能影响最终产品的纯度,从而对环境造成潜在威胁。
根据GBT 26930.10-2014的规定,仪器法测定硫含量通常采用元素分析仪或红外光谱仪等现代化设备。这些仪器能够快速、精确地检测样品中的硫含量,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步骤:
某大型铝业公司在实施GBT 26930.10-2014标准后,对其生产的煤沥青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显示,采用仪器法测定的硫含量平均值为0.8%,低于标准规定的上限1.0%。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严格执行标准化流程,并定期校准检测设备。相比之下,未按标准执行的企业则因硫含量超标导致电解槽寿命缩短,每年额外增加了数百万元的维护费用。
GBT 26930.10-2014标准不仅规范了煤沥青中硫含量的测定方法,还为企业提供了科学的质量控制手段。通过严格执行该标准,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显著改善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相信会有更多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设备应用于煤炭化工领域,进一步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