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信息技术
  • GBT 26122.2-2010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32点阵字型 第2部分:新闻体

    GBT 26122.2-2010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32点阵字型 第2部分:新闻体
    信息技术字符集蒙古文字型新闻体
    15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77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中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的32点阵字型(新闻体)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基于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的蒙古文信息处理、显示和打印等应用系统。
    Title: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alized Multi-Octet Coded Character Set (GMOS) - Mongolian nominal characters and variant display characters - 32-dot matrix font - Part 2: News style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040

  • 封面预览

    GBT 26122.2-2010 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32点阵字型 第2部分:新闻体
  • 拓展解读

    GBT 26122.2-2010 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是关于《信息技术 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 蒙古文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 32点阵字型 第2部分:新闻体》(GBT 26122.2-2010)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1. GBT 26122.2-2010 是什么标准?

    GBT 26122.2-2010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国家标准,属于信息技术领域。它定义了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中蒙古文字的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的32点阵字型规范,特别是针对新闻体的应用场景。

    2. 这个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该标准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套统一的蒙古文字形设计规范,以满足计算机系统中蒙古文显示的需求,特别是在新闻出版领域。它确保了不同设备和软件之间蒙古文显示的一致性。

    3. 名义字符与变形显现字符的区别是什么?

    • 名义字符:指的是蒙古文中未发生形态变化的基本字符。
    • 变形显现字符:指的是在特定上下文中因拼写规则或语境而发生变化的字符形式。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蒙古文中的元音字母可能会根据前后字符的不同而改变形状。

    4. 什么是32点阵字型?

    32点阵字型是指将字符绘制在一个32x32像素的网格中,用于屏幕显示或打印输出。这种点阵字型适用于低分辨率环境下的文本显示,尤其是在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中。

    5. 这个标准适用于哪些场景?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新闻出版、电子文档处理、网页设计以及其他需要蒙古文显示的场景。它为开发者提供了明确的设计指南,以便实现高质量的蒙古文排版。

    6. 如果我没有遵循这个标准,会出现什么问题?

    如果不遵循该标准,可能会导致蒙古文在不同设备上的显示效果不一致,甚至出现乱码或错误字符。这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尤其是在新闻出版等对文字质量要求较高的领域。

    7. 如何获取 GBT 26122.2-2010 标准文件?

    您可以访问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官方网站或相关出版机构购买该标准的正式版本。此外,一些图书馆或学术机构可能也提供该标准的查询服务。

    8. 这个标准是否只适用于蒙古文?

    虽然该标准的重点是蒙古文,但它也为其他语言的字符提供了参考设计方法。因此,它也可以作为其他多八位编码字符集设计的指导原则。

    9. 我该如何验证我的蒙古文显示是否符合该标准?

    您可以使用符合该标准的字体或字库进行测试,同时对比不同设备上的显示效果。如果发现任何不符合标准的地方,可以调整字体设计参数以达到一致性。

    10. 这个标准是否会被更新或替代?

    随着技术的发展,该标准可能会被更新或补充新的内容。建议定期关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相关公告,以获取最新版本的信息。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26113-2010 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 微几何量评定总则

    GBT 26237.1-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部分:框架

    GBT 26231-2017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对象标识符(OID)的国家编号体系和操作规程

    GBT 26237.10-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0部分:手形轮廓数据

    GBT 26237.15-2022 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数据交换格式 第15部分:掌纹图像数据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