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桑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主要病虫害及其识别、绿色防控技术措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果桑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een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Pests in Fruit Mulberr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果桑病虫害绿色防控是保障果桑健康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在TZNZ 157-2023《果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变化值得关注,即关于生物天敌释放的新要求。
以“赤眼蜂释放”为例,在新旧版本对比中发现,新版标准对赤眼蜂释放的时间和密度有了更具体的规定。旧版标准仅提出在害虫初发期释放赤眼蜂,但未明确具体时间点及每公顷释放的数量。而新版标准则明确规定,应在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当害虫卵期达到高峰时开始释放赤眼蜂,并且每公顷需释放不少于10万头赤眼蜂。
这一调整基于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此时间段内释放赤眼蜂能够有效抑制害虫种群数量的增长速度。同时,增加释放密度可以确保有足够的赤眼蜂寄生害虫卵,从而实现更好的防控效果。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项规定,果农应当密切监测果园内害虫的发生情况,特别是在春季气温回升阶段,定期检查叶片背面是否有害虫产下的卵块。一旦发现害虫卵期达到高峰,就应及时联系专业机构订购并释放赤眼蜂。此外,在释放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保护环境条件,避免使用可能对赤眼蜂造成伤害的化学农药,为它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天敌作用,减少化学防治的需求,促进果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