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适用于残障人员使用的电梯的附加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操作装置、信号系统、轿厢设计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具体规范。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及住宅建筑中为残障人员提供服务的电梯。
Title:Additional Requirements for Elevators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J80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40.9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4477-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一项标准,旨在为残障人员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电梯使用环境。这项标准不仅体现了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关注与尊重,也反映了现代建筑和公共设施设计的人性化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障碍设施建设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电梯作为现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残障人员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GBT 24477-2009 标准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电梯轿厢的设计、按钮标识、语音提示以及紧急呼叫系统等。
为了确保残障人士能够方便地进入并使用电梯,标准明确规定了电梯轿厢内部的空间尺寸及扶手安装位置。例如,轿厢地板应保持平整且无任何障碍物;门宽需满足轮椅进出的需求;同时,在轿厢内设置高度适中的扶手,以便行动不便者可以稳定站立或坐下。
对于视力障碍者而言,清晰可见的按钮标识和语音提示尤为重要。标准要求所有楼层选择按钮都必须配备盲文标记,并且当用户按下某一层时,电梯会通过语音播报当前楼层信息。此外,紧急报警装置也需要具备明显的触觉反馈功能,使听力受损者也能快速识别。
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内,安装了一批符合GBT 24477-2009标准的无障碍电梯。这些电梯不仅拥有宽敞舒适的轿厢空间,还配备了高对比度的大字体按钮以及自动感应式语音播报系统。据统计,自投入使用以来,该机场每年接待超过10万名残障旅客,其中约85%表示对无障碍设施感到满意。
综上所述,GBT 24477-2009 标准为中国各地公共场所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方针,帮助改善了残障人群的生活质量。未来,我们期待更多类似的规范出台,共同构建更加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