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纯氧化铟中锡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进行检测。本文件适用于高纯氧化铟中微量锡含量的测定。
Title:Chemical analysis methods for high purity indium oxide - Part 2: Determination of tin content - Phenyl fluorescei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H41
国际标准分类号:7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3364.2-2009 是一项专门用于高纯氧化铟中锡含量测定的标准,其核心是通过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实现对样品中痕量锡元素的精确检测。这项标准不仅为高纯氧化铟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还推动了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和标准化进程。
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光学吸收原理的分析技术。这种方法利用苯基荧光酮作为显色剂,在特定条件下与锡离子形成稳定的络合物,从而产生可被仪器检测到的特征吸收峰。这种方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强以及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用于微量成分的定量分析。
某电子材料生产企业采用 GBT 23364.2-2009 标准对其生产的高纯氧化铟产品进行了质量检测。在一次例行检测中,发现一批次产品的锡含量略高于标准限值。企业随即启动了排查程序,通过调整生产工艺参数(如降低原料纯度要求和优化提纯工艺),成功将锡含量降至合格范围内。这一案例充分体现了该标准在工业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尽管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具有诸多优势,但也有其他方法可以用于锡含量的测定,例如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然而,ICP-MS虽然具备更高的检测精度,但在设备成本和操作复杂性上远超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因此,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前提下,苯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仍然是许多企业的首选方案。
随着高纯氧化铟在半导体、显示器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对其杂质含量的要求将更加严格。在此背景下,GBT 23364.2-2009 标准的推广和改进显得尤为重要。未来的研究方向可能包括开发更高效的显色剂、优化实验条件以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以及建立更加完善的数据库支持数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