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中塑料的氯乙烯单体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含有氯乙烯单体的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及制品中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vinyl chloride monomer in plastics for food contact materials -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3296.13-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关于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之一,其主要关注点是通过气相色谱法(GC)测定塑料制品中的氯乙烯单体(VCM)。氯乙烯单体是一种潜在的致癌物质,因此在食品包装材料中对其含量进行严格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标准不仅为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保障了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气相色谱法是分析化学中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测技术。在GBT 23296.13-2009 中,它被用于精确测定塑料制品中氯乙烯单体的残留量。这种方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响应的特点,能够有效区分复杂的混合物成分。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样品提取、净化、进样以及色谱柱分离等环节,最终通过检测器记录并量化目标物质。
GBT 23296.13-2009 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在某大型食品生产企业中,通过对生产线上的塑料包装袋进行定期检测,发现部分产品中氯乙烯单体超标。经过改进生产工艺并严格执行此标准后,问题得以解决,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此外,该标准还推动了相关行业向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向发展。
从宏观层面来看,这项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减少不合格产品的流通,从而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它也为监管机构提供了技术支持,便于实施有效的监督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未来可能需要进一步完善此类标准,比如引入更加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或者扩大适用范围至更多类型的食品接触材料。此外,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以便更好地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