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接触材料中高分子材料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模拟物中氯乙烯的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含有氯乙烯单体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品中氯乙烯迁移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Vinyl Chloride in Food Simulants from Polymer Materials in Contact with Food - Gas Chromatograph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4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指南旨在帮助用户理解与GB/T 23296.14-2009标准相关的常见问题,涵盖食品接触材料中氯乙烯的测定方法。
回答: GBT 23296.14-2009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中高分子材料在食品模拟物中的氯乙烯含量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聚氯乙烯(PVC)等含氯聚合物制成的食品接触材料。
回答: 氯乙烯是一种已知的致癌物质,长期接触可能引发肝血管瘤等严重健康问题。因此,食品接触材料中的氯乙烯迁移量需要严格控制,以确保食品安全。
回答: 根据GB/T 23296.14-2009,食品模拟物的选择需根据实际食品类型确定。例如,水性食品可选用蒸馏水或4%乙酸溶液;油性食品可选用正己烷或异辛烷。
回答: 关键步骤包括:
回答: 校准步骤如下:
回答: 常见误差来源包括:
回答: 若测定结果超过GB 9681等相关标准规定的限量值,则需采取以下措施:
回答: 不是。该标准主要适用于聚氯乙烯(PVC)及其改性材料制成的食品接触制品。对于其他材料(如聚烯烃类),需参考其他适用的标准。
回答: 气相色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分析的优点,能够有效区分氯乙烯与其他挥发性化合物,同时提供可靠的定量数据。
回答: 为确保结果可重复,需做到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