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优质鸭肉生产的规模肉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选址与规划、建筑设计、设施设备配置、环境控制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规模化肉鸭养殖场的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Large-scale Meat Duck Farms for High-quality Duck Meat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发布单位: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农村部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TSDYZXCP 014.1-2025 优质鸭肉生产技术规程 第1部分:规模肉鸭场建设》这一标准中,相较于前版(如TSDYZXCP 014.1-2020),新版本在“环境控制与通风系统设计”方面进行了重要调整。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对动物福利和生产效率的更高要求,也反映了当前畜牧业绿色发展的趋势。本文将以该条文的变化为切入点,深入解读其背景、内容及实际应用方法。
新标准中明确指出,规模肉鸭场应配备符合动物行为特征的通风系统,并根据季节变化动态调节风速与空气流通量。相比之下,旧版标准虽然也提到通风的重要性,但并未提出具体的调控方式和操作指标,导致不同地区、不同管理水平的养殖场执行标准不一。
这一变化的核心在于,新标准强调了“精准通风”的概念。通过安装温湿度传感器、自动风速调节设备等智能化手段,实现对鸭舍内微气候的实时监测与调控。例如,在夏季高温时段,可通过加大进风口面积、增加排风扇功率等方式提高通风效率;而在冬季,则应适当降低风速,防止冷风直吹造成鸭群应激。
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养殖场从以下三方面入手:一是优化鸭舍结构设计,确保进风口与出风口分布合理,避免气流死角;二是引入自动化控制系统,结合环境参数进行智能调节;三是定期检查维护通风设备,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此外,新标准还特别强调了通风系统的能耗管理,鼓励使用节能型风机和太阳能供电装置,以降低运营成本并减少碳排放。这不仅符合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也为养殖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总之,通风系统作为肉鸭场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其设计与管理直接影响到鸭群健康、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新标准的出台,为行业提供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依据,也促使养殖企业加快技术升级与管理优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