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豚鱼、鳗鱼和烤鳗中吡喹酮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本文件适用于河豚鱼、鳗鱼和烤鳗中吡喹酮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Praziquantel Residues in Pufferfish, Eel and Grilled Eel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2956-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用于指导河豚鱼、鳗鱼以及烤鳗中吡喹酮残留量的测定。吡喹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寄生虫病防治领域的药物,尤其在水产养殖中常被用来预防鱼类寄生虫感染。然而,过量使用吡喹酮可能对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风险,因此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严格检测与控制。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分析技术之一,其高灵敏度和准确性使其成为测定食品中微量化学物质的理想选择。在 GBT 22956-2008 中,LC-MS/MS 被推荐为检测吡喹酮残留的主要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将样品提取后导入液相色谱系统,再利用质谱仪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精确识别与定量分析。
近年来,某沿海城市的一家大型水产品加工厂因频繁出口烤鳗至日本市场而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安全。该企业严格按照 GBT 22956-2008 标准执行每批次产品的吡喹酮残留检测工作。据统计,在过去一年内共完成超过1000次检测任务,其中仅有不到1%的结果超出允许限量。这一成绩不仅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随着全球化进程加快,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未来,除了继续完善现有标准外,还应加强新型检测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力度,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与精度。同时,加强行业自律与监管也是确保食品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