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黄鳝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鲜活黄鳝的生产、流通和检验。
Title:Eel (Monopterus alb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2911-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关于黄鳝的质量标准。这项标准为黄鳝的养殖、捕捞、运输和销售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规范,旨在确保市场上流通的黄鳝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同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黄鳝是一种重要的经济鱼类,在中国的水产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然而,由于黄鳝对水质和环境要求较高,其养殖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因此制定相关质量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GBT 22911-2008 标准涵盖了黄鳝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等多个方面。其中,感官指标包括外观、色泽、气味等,要求黄鳝体表光滑无损伤,颜色鲜艳,无异味;理化指标则涉及水分含量、脂肪含量等,以保证产品的营养成分符合标准;卫生指标则关注重金属残留、农药残留等潜在危害因素,确保产品对人体健康无害。
该标准自发布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江苏省某大型黄鳝养殖场严格按照 GBT 22911-2008 标准进行养殖,通过优化饲料配方和改善养殖环境,显著提高了黄鳝的存活率和品质。据统计,该养殖场每年可生产优质黄鳝超过500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深受消费者欢迎。
此外,标准的实施还促进了黄鳝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一方面,它为养殖户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帮助他们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为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了执法依据,有效打击了假冒伪劣产品,维护了市场秩序。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黄鳝质量标准可能会更加严格。这将推动养殖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比如采用更环保的养殖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加强黄鳝产品的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