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能源
  • GBT 2290-2012 煤沥青

    GBT 2290-2012 煤沥青
    煤沥青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2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26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煤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以煤焦油为原料经蒸馏加工制得的煤沥青,主要用于铝电解工业、碳素制品、筑路等领域。
    Title:Coal tar pitch
    中国标准分类号:G12
    国际标准分类号:75.160.10

  • 封面预览

    GBT 2290-2012 煤沥青
  • 拓展解读

    GBT 2290-2012 煤沥青常见问题解答

    煤沥青是一种由煤炼焦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广泛应用于防腐、绝缘等领域。以下是关于 GBT 2290-2012 标准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解答。

    1. GBT 2290-2012 是什么标准?

    GBT 2290-2012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煤沥青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该标准适用于煤沥青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2. 煤沥青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 用于制造炭素材料(如电极、炭阳极等)。
    • 作为防腐涂层,用于管道、储罐等设施。
    • 用作绝缘材料,在电气工程中广泛应用。
    • 在建筑行业中,可用作防水材料。

    3. 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

    • 软化点:衡量煤沥青的耐热性能。
    • 密度:反映煤沥青的物理特性。
    • 灰分含量:表示煤沥青中的无机杂质含量。
    • 水分含量:影响煤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 挥发分:反映煤沥青的化学稳定性。

    4. 如何判断煤沥青的质量是否符合 GBT 2290-2012 标准?

    煤沥青的质量检测需要依据标准中的具体指标进行测试,包括软化点、灰分、水分、挥发分等。通常由专业实验室通过标准化的仪器和方法完成。

    5. 煤沥青与石油沥青有何区别?

    • 原料来源不同: 煤沥青来源于煤炼焦过程,而石油沥青来源于石油加工。
    • 化学组成不同: 煤沥青含有较多的芳香族化合物,具有更高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
    • 应用领域不同: 煤沥青更适合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而石油沥青更多用于道路建设。

    6. 使用煤沥青时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 避免长时间接触皮肤或吸入其蒸气。
    • 操作时需佩戴防护手套、口罩和护目镜。
    • 储存时应远离火源和高温环境。
    • 处理废料时需遵循环保法规。

    7. 煤沥青的储存期限是多久?

    煤沥青的储存期限一般为6个月至1年,具体时间取决于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和产品质量。超过储存期限的产品需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8. 煤沥青是否环保?

    煤沥青本身可能含有少量有害物质,但其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较小。然而,在生产过程中需注意减少污染物排放,并妥善处理废弃物。

    9. 煤沥青的运输方式有哪些限制?

    • 煤沥青属于易燃物品,运输时需遵守危险品运输的相关规定。
    • 运输工具需保持清洁干燥,避免与其他化学品混装。
    • 运输过程中需采取防漏措施。

    10. 如何选择适合的煤沥青产品?

    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煤沥青产品。例如,对于高温环境,应选择软化点较高的煤沥青;对于防腐需求,则需关注其抗腐蚀性能。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22895-2008 纸和纸板.静态和动态摩擦系数的测定.平面法

    GBT 229-2020 金属材料 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

    GBT 2290-1994 煤沥青

    GBT 2291-2016 煤沥青实验室试样的制备方法

    GBT 22918-2008 易腐食品控温运输技术要求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