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茯苓菌种生产的技术要求、生产工艺流程、质量控制及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茯苓菌种的生产、加工及相关质量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olyporus Umbellatus Spawn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茯苓菌种生产技术规范中,有一条重要的更新是关于菌种培养基的配方。在TMSC 001-2022的新版标准中,对培养基的成分和配比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特别是增加了对微量元素的控制要求。
在老版本中,培养基的组成较为简单,仅包括基本的营养物质如碳源、氮源等,但对于微量元素的种类和含量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在新版标准中,明确指出培养基应包含铁、锌、锰等多种微量元素,并且每种元素的添加量都有具体的数值范围。
这种变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茯苓菌种的生长质量和抗病能力。通过精确控制微量元素的添加,可以确保菌种在生长过程中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从而增强其活力和适应性。
应用这种方法时,首先需要根据新版标准的要求准备相应的原料。例如,选择合适的铁盐、锌盐等作为微量元素来源,并按照规定的比例混合到培养基中。其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每一步的操作条件,比如温度、pH值等,以保证培养基的质量。
通过这样的改进措施,茯苓菌种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同时也为后续的种植环节提供了更加健壮的菌种基础。这不仅有助于提高茯苓的整体产量,还能改善其品质,满足市场对于高品质茯苓产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