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茯苓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及记录管理。本文件适用于茯苓的规范化栽培及其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ria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茯苓栽培技术规范中有一项重要的变化是关于茯苓种植环境的要求。在TMSC 002-2022的新版标准中,对茯苓种植地的土壤条件有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旧版标准仅要求种植地选择在排水良好的山地或丘陵地带,而新版标准则进一步细化了土壤的具体指标。具体来说,新版标准规定茯苓种植地的土壤pH值应在4.5至6.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5%,并且土壤的孔隙度应达到40%以上。
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为了更好地满足茯苓生长的需求,提高茯苓的产量和质量。茯苓是一种喜酸性的菌类植物,适宜在微酸性环境中生长。通过控制土壤的pH值,可以为茯苓提供一个更理想的生长环境。同时,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孔隙度,有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从而促进茯苓菌丝的生长和茯苓块茎的发育。
在实际应用中,种植者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等措施来调整土壤的这些指标。例如,在种植前可以施加适量的腐熟农家肥,既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又能调节土壤的pH值。此外,合理的耕作方式也能有效改善土壤的孔隙度,比如采用深耕细作的方式,能够打破土壤板结,增强土壤的透气性。
总之,新版标准对土壤条件的细化规定,为茯苓栽培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指导,有助于种植者更好地掌握茯苓的生长习性,从而实现高产优质的栽培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