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二氧化钛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处理、显色反应及分光光度法测定。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titanium dioxide in fo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28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5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1912-2008标准中食品中二氧化钛测定的一些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问题描述:GB/T 21912-2008是什么标准,它适用于哪些场景?
详细回答:GB/T 21912-2008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标准,名为《食品中二氧化钛的测定》。该标准规定了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测定食品中二氧化钛含量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它主要适用于食品工业中需要检测二氧化钛(TiO₂)含量的情况,例如在食品添加剂、颜料或某些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问题描述:为什么要测定食品中的二氧化钛?它的作用是什么?
详细回答:二氧化钛(TiO₂)是一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通常用作增白剂或着色剂。虽然它被认为是安全的,但其摄入量仍需控制以确保食品安全。测定二氧化钛的含量可以帮助生产企业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法规要求,同时也能帮助监管部门监控食品中的添加剂使用情况。
问题描述:GB/T 21912-2008标准采用的是哪种测定方法?
详细回答:GB/T 21912-2008标准采用的是化学分析法,主要包括样品前处理、提取、分离和定量测定等步骤。具体方法包括酸消解法和比色法,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准确测定食品中二氧化钛的含量。
问题描述:在测定过程中,样品前处理的具体步骤是什么?
详细回答:样品前处理是测定的关键步骤之一。首先,将待测样品粉碎并称取一定量,然后加入适量的酸溶液(如盐酸或硝酸)进行消解。消解后,通过过滤或离心分离出固体颗粒,最后得到澄清的溶液用于后续分析。
问题描述:测定结果是否需要进行校准?如何校准?
详细回答:是的,测定结果需要进行校准。校准通常使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通过绘制标准曲线来确定样品中二氧化钛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应使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确保校准曲线的准确性。
问题描述:在测定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误差?如何避免?
详细回答:常见的误差来源包括样品前处理不充分、试剂纯度不足、仪器灵敏度不够等。为减少误差,应严格控制样品前处理条件,使用高纯度试剂,并定期校准仪器设备。
问题描述:GB/T 21912-2008标准的适用范围有哪些限制?
详细回答:该标准适用于大多数食品中二氧化钛的测定,但不适用于某些特殊食品(如含有复杂基质的食品)。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食品,可能需要使用其他更精确的方法进行补充验证。
问题描述:如何判断测定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详细回答:根据GB/T 21912-2008标准,测定结果应与相关法规或企业标准规定的限值进行比较。如果测定值低于限值,则认为结果合格;否则需进一步调查原因或调整生产工艺。
问题描述:在测定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详细回答:在测定过程中,应注意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护目镜),避免接触强酸或有毒试剂。同时,应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操作,确保实验室环境安全。
问题描述:测定后的样品溶液应该如何保存?
详细回答:测定后的样品溶液应储存在低温环境中(如4℃冰箱),并避免光照。同时,应标注清楚样品名称、测定日期等信息,以便后续复查或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