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查标准
  • 下载
  • 专题
  • 标签
  • 首页
  • 标准
  • 交通
  • GBT 21383-2008 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

    GBT 21383-2008 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
    路面标线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方法交通标志道路安全
    22 浏览2025-06-09 更新pdf0.81MB 未评分
    加入收藏
    立即下载
  • 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的要求及测试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道路交通标线的初始逆反射性能评价和检测。
    Title:Initial retroreflective brightness coefficient of newly applied pavement markings and test methods
    中国标准分类号:S8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 封面预览

    GBT 21383-2008 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
  • 拓展解读

    GBT 21383-2008 标准下新划路面标线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测试方法

    随着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增加,路面标线的质量控制成为确保交通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GB/T 21383-2008 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路面标线的一项重要规范,其中对新划路面标线的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及其测试方法进行了详细规定。本文将从标准背景、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意义以及测试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标准背景与意义

    GB/T 21383-2008 的制定旨在统一和规范我国道路交通标线的质量要求,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持久性。逆反射亮度系数是衡量标线夜间可见性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驾驶员在低光照条件下的视线清晰度。因此,准确测量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对于评估标线性能至关重要。

    • 逆反射亮度系数反映了标线在特定角度下反射光线的能力。
    • 该标准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了明确的技术依据,有助于提高标线施工质量。

    二、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意义

    逆反射亮度系数是评价标线材料光学性能的核心参数。它不仅影响标线的使用寿命,还直接关系到驾驶者的视觉舒适性和安全性。以下是逆反射亮度系数的主要意义:

    • 安全性保障:高逆反射亮度系数能够显著提升标线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的可见性。
    • 经济性考量:合理的逆反射亮度设计可以减少标线维护频率,降低长期运营成本。
    • 法规遵从:符合 GB/T 21383-2008 的标线产品更容易通过国家验收,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三、测试方法详解

    GB/T 21383-2008 对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的测试方法进行了系统化描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 设备准备:使用符合标准要求的逆反射亮度测量仪,确保仪器校准准确。
    • 样品制备:选取新划路面标线作为测试对象,确保表面清洁无污染。
    • 测量条件:
      • 光源角度:通常设定为 85.4°。
      • 观察角度:设定为 2.0°。
      • 入射角度:设定为 0°。
    • 数据记录:按照标准规定的程序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平均值。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科学地评估新划路面标线的初始逆反射亮度系数,为后续质量评估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结论

    GB/T 21383-2008 标准为新划路面标线的逆反射亮度系数测试提供了权威指导,其重要意义在于保障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通过对逆反射亮度系数的精确测量,不仅可以优化标线设计,还能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 下载说明

    预览图若存在模糊、缺失、乱码、空白等现象,仅为图片呈现问题,不影响文档的下载及阅读体验。

    当文档总页数显著少于常规篇幅时,建议审慎下载。

    资源简介仅为单方陈述,其信息维度可能存在局限,供参考时需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如遇下载中断、文件损坏或链接失效,可提交错误报告,客服将予以及时处理。

  • 相关资源
    下一篇 GBT 21375-2008 干酪 (奶酪)

    GBT 21396-2008 鞋类.成鞋试验方法.帮底粘合强度

    GBT 21396-2022 鞋类 成鞋试验方法 帮底粘合强度

    GBT 21428-2008 往复式内燃机驱动的发电机组.安全性

    GBT 21435-2008 相变加热炉

资源简介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下载说明
相关资源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2024-2025 WenDangJia.com 浙ICP备20241376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