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肠衣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检测。本文件适用于各类肠衣中氯霉素残留量的定量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hloramphenicol residues in sausage casings -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21165-2007 是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一项重要标准,其全称是《肠衣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这项标准为食品检测领域提供了科学、准确的检测方法,用于测定肠衣中氯霉素的残留量。氯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尽管其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治疗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风险,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因此,严格控制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量,对于保障公众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是目前食品检测中最先进的技术之一。这种方法通过液相色谱分离目标化合物后,利用质谱仪对化合物进行精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GBT 21165-2007标准中,该方法被用于检测肠衣中氯霉素的残留情况。具体而言,样品经过提取和净化后,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再由串联质谱仪检测特定的离子碎片,从而实现对氯霉素的精准测定。
GBT 21165-2007标准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和加工企业、质量检测机构以及政府监管部门。例如,在某大型肉类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流程中,该标准被用来定期检测肠衣中的氯霉素残留。通过严格的检测程序,企业能够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避免因超标而导致的产品召回和法律纠纷。此外,该标准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保障,使他们能够购买到安全可靠的食品。
以某次食品安全检查为例,检测人员按照GBT 21165-2007标准对一批进口肠衣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部分样品中的氯霉素残留量略高于允许限值。随后,相关部门立即采取措施,要求涉事企业暂停销售并召回问题产品,同时对生产过程进行全面整改。这一事件充分体现了该标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
GBT 21165-2007标准不仅是一项技术规范,更是维护公共健康的重要手段。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高精度检测,可以有效监控食品中的氯霉素残留,为食品安全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线。未来,随着检测技术和标准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将得到更加全面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