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鳗鱼及制品中十五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方法,包括样品制备、提取、净化、仪器分析条件及定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鳗鱼及其制品中十五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检测。
Title:Determination of Residues of Fifteen Quinolones in Eel and Its Products -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B2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0751-2006 鳗鱼及制品中十五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法》的主题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描述:GB/T 20751-2006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详细回答:GB/T 20751-2006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方法检测鳗鱼及其制品中十五种喹诺酮类药物残留量的技术要求。这些喹诺酮类药物包括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用于食品安全监测。
问题描述:为什么要测定鳗鱼及制品中的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详细回答:喹诺酮类药物广泛用于水产养殖,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药物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危害,如过敏反应、耐药性等问题。因此,通过该标准进行残留量测定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问题描述:为什么选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来测定喹诺酮类药物残留?
详细回答: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快速分析的优点,能够准确检测出痕量的喹诺酮类药物残留,同时避免干扰物质的影响,适用于复杂基质样品的分析。
问题描述:在测定过程中,样品采集和处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详细回答:样品采集时需确保代表性,避免污染;样品处理通常包括均质化、提取、净化等步骤,以去除杂质并浓缩目标化合物。具体操作需严格按照标准中的实验流程执行。
问题描述:检测结果如何与标准限值对比?
详细回答:根据GB/T 20751-2006标准,不同喹诺酮类药物的残留限量有明确规定。检测结果低于限值则视为合格,高于限值则需进一步调查原因或采取相应措施。
问题描述:此方法是否可以用于检测其他食品中的喹诺酮类药物?
详细回答:虽然该方法主要针对鳗鱼及制品,但在适当调整样品前处理条件后,也可应用于其他动物源性食品的检测,但需验证方法适用性。
问题描述:在检测过程中,如何减少误差的发生?
详细回答:为减少误差,需严格控制样品采集、前处理、仪器校准和数据分析等环节的质量。此外,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校验也是保证结果准确性的重要措施。
问题描述:GB/T 20751-2006是否已被修订或替代?
详细回答:截至目前,GB/T 20751-2006仍是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如有更新版本发布,相关部门会及时通知并推荐使用最新标准。
问题描述:如果在实际操作中遇到困难,如何寻求帮助?
详细回答:可联系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或相关检测机构获取技术支持。此外,查阅标准文件附录中的参考文献和实验细节也有助于解决具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