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有间隙阀式避雷器的人工污秽试验方法、要求和评定准则。本文件适用于交流电力系统中使用的有间隙阀式避雷器的污秽性能评估。
Title:Gap-spaced Arresters - Artificial Pollution Test
中国标准分类号:K21
国际标准分类号:29.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GBT 20639-2006标准中涉及有间隙阀式避雷器人工污秽试验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20639-2006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有间隙阀式避雷器在人工污秽条件下的试验方法。该标准旨在评估避雷器在恶劣环境(如盐雾、灰尘等)中的性能,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人工污秽试验是为了模拟现实环境中避雷器可能面临的污染情况,例如工业污染、沿海盐雾或沙漠尘埃等。通过试验可以验证避雷器在这些条件下的绝缘性能和放电特性,从而确保其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护设备免受过电压损害。
污秽等级通常根据试品表面的污秽密度(ESDD)和非溶解性沉积物密度(NSDD)来划分。具体分级标准可参考GBT 20639-2006附录中的规定。试验时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相应的污秽等级。
具体选用哪种溶液取决于试验目标和应用场景。
合格的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点:
具体判定依据需参照GBT 20639-2006中的技术指标。
人工污秽试验是一种实验室测试方法,具有可控性强、重复性高的特点;而自然污秽试验则是在真实环境中进行,更能反映实际运行条件。两者各有优缺点,通常人工污秽试验用于初步筛选,自然污秽试验用于最终验证。
若试验结果不合格,应首先检查试验过程是否规范,确认无误后需对试品进行改进或重新设计。改进后的试品需再次进行人工污秽试验,直至达到合格标准。
该标准主要适用于有间隙阀式避雷器,但也可为其他类型避雷器的设计和测试提供参考。对于无间隙避雷器或其他特殊类型,需参考其他相关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