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大棚甘薯育苗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环境要求、设施设备、育苗准备、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苗床管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大棚甘薯育苗过程中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Water and Fertilizer Integration in Greenhouse Sweet Potato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JAASS 75-2022大棚甘薯育苗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相较于之前的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其中关于施肥比例的规定变化尤为显著。新标准中明确提出,基肥与追肥的比例应为1:1.5,这一调整旨在更好地满足甘薯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
以这条规定为例,我们来探讨其具体应用方法。首先,在准备基肥时,需要确保氮、磷、钾的比例合理。通常情况下,氮磷钾的比例可以设定为1:0.5:1。这意味着在每亩地施用大约30公斤尿素(提供氮)、15公斤过磷酸钙(提供磷)以及20公斤硫酸钾(提供钾)作为基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甘薯苗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养基础,促进其健康生长。
接着,在追肥阶段,根据甘薯的实际生长情况适时补充肥料。一般而言,可以在甘薯苗移栽后一个月左右开始第一次追肥,之后每隔两周追施一次。每次追肥量约为基肥的一半,即约15公斤尿素、7.5公斤过磷酸钙和10公斤硫酸钾。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维持土壤中的养分平衡,避免因养分不足而导致的植株发育不良。
此外,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建议采用滴灌施肥的方式实施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不仅能够精准控制施肥量,还能保证水分供应充足,进一步促进甘薯苗的健康成长。
总之,遵循TJAASS 75-2022的新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方案,可以显著提升大棚甘薯育苗的效果,为后续的大田种植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