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山区性河流水质在线监测的系统组成、监测指标、布点原则、采样与分析方法、数据处理及质量保证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我国山区性河流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管理。
Title:Technical Guideline for Online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of Mountain River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ACEF 176-2024山区性河流水质在线监测技术指南》相较于旧版标准,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优化。其中,关于“山区性河流水质在线监测点位布设”这一部分的变化尤为显著,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标准中,点位布设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实用性。例如,新增了“基于地形地貌特征的分层布设原则”。这意味着,在山区性河流的水质监测中,需要根据河流两岸的地貌特征、坡度变化以及水流速度等因素,合理划分监测区域,并在不同区域内设置相应的监测点。这种分层布设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整个流域的水质状况,避免因单一布点导致的信息缺失或偏差。
以某典型山区性河流为例,该河段两岸山势陡峭,植被覆盖率高,但局部存在采矿活动。按照新标准的要求,首先应对河流进行全面的地理信息测绘,确定主要支流交汇处、急弯处等关键节点作为一级监测点。同时,在这些关键节点附近增设二级监测点,用于捕捉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扩散情况。此外,还应在矿山周边设置专门的监测站点,以便及时发现并预警潜在污染风险。
通过这样的布设方案,可以有效提升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准确性,为后续的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这不仅体现了新标准在技术层面的进步,也反映了其在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