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棉铃虫测报调查的技术要求和方法,包括调查内容、调查时间和频率、调查地块选择、虫情调查方法等。本文件适用于棉铃虫发生情况的监测和预报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Cotton Bollworm Forecasting and Surve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5800-1995《棉铃虫测报调查规范》是中国农业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为棉铃虫的监测与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操作指南。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棉铃虫测报调查的方法、步骤以及数据记录要求,对于保障棉花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强制定期监测是棉铃虫防控的基础。根据标准,调查人员需要在棉田中设置固定样点,定期观察棉铃虫的发育阶段和种群密度。这种监测方式能够帮助预测虫害的发生趋势,从而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例如,在某年新疆地区的棉花种植区,通过严格按照GBT 15800-1995进行监测,发现棉铃虫的幼虫数量在6月中旬达到峰值,这使得当地农业部门提前部署了生物农药喷洒工作,有效减少了虫害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此外,标准还强调了不同区域的特殊性。例如,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棉铃虫的生命周期较短,种群增长迅速;而北方地区则因冬季寒冷,虫害通常从春季开始逐渐加重。因此,各地应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监测频率和防治策略。例如,山东某县通过长期跟踪监测,发现每年4月至5月是棉铃虫迁入的关键时期,于是加强了这一时段的防控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
总之,GBT 15800-1995作为棉铃虫测报调查的重要规范,不仅提供了科学的操作流程,还推动了中国棉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进一步优化监测手段,提高预测精度,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