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稻瘟病测报调查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稻瘟病的监测、预报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Rice Blast Disease Forecasting and Survey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15790-1995 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15790-1995 是中国国家标准,用于规范稻瘟病的测报与调查工作。该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监测稻瘟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为农业生产和病害防控提供数据支持。
稻瘟病是一种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真菌性病害,可能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通过测报调查,可以及时发现病害发生趋势,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病害传播,保障粮食安全。
稻瘟病测报调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根据 GBT 15790-1995 标准,调查样本点的选择需遵循以下原则:
病情指数是衡量稻瘟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病情指数 = (调查总株数 × 各级病害株数 × 病级权重值) ÷ (调查总株数 × 最高病级权重值) × 100
其中,病级权重值根据病害严重程度分级设定。
根据标准,当某地区稻瘟病的发病率超过 10%,或者病情指数达到 40 以上时,可判定为稻瘟病爆发。此时应及时启动应急防控措施。
以下是常见的误区及正确做法:
测报调查结果主要用于:
如果不按照标准操作,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获取标准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