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中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的目的、原理、试验条件、操作步骤、数据处理及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农药对雄性生殖细胞的显性致死效应评估。
Title:Pesticide Registration Toxicological Test Methods - Part 18: Dominant Lethal Test in Ro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旨在探讨《GBT 15670.18-2017 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 第18部分: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的科学依据、实验设计及应用价值。通过分析该标准的核心内容,结合实际案例,本文强调了显性致死试验在农药安全性评估中的重要性,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农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作物产量的同时,也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为了确保农药的安全性,各国均制定了严格的毒理学试验标准。其中,《GBT 15670.18-2017》明确规定了啮齿类动物显性致死试验的具体操作流程与评价指标,为农药登记提供了科学依据。
显性致死试验是一种用于检测化学物质遗传毒性的重要方法,其核心在于观察受试动物后代的存活率及表型异常情况。该试验主要基于以下假设:某些化学物质可能通过影响生殖细胞DNA而导致后代出现畸形或死亡。
根据《GBT 15670.18-2017》,显性致死试验的设计需要严格遵循以下步骤:
显性致死试验的结果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后代存活率显著下降或出现明显的形态异常,则可初步判定该物质具有潜在的遗传毒性风险。
显性致死试验是农药登记毒理学评估体系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其科学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广泛认可。然而,随着现代毒理学技术的发展,该方法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试验周期较长、成本较高以及对环境因素的依赖性较强等。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优化试验设计,提升检测效率,同时加强与其他新兴技术的融合,以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