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中短期重复经皮染毒(28天)毒性试验的试验方法、操作步骤和结果评价。本文件适用于农药对实验动物的短期重复经皮染毒毒性评估,为农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
Title:Pesticide registration - Toxicological test methods - Part 11: Short-term repeated dermal exposure toxicity test (28 day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0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5670.11-2017是中国国家标准中关于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短期重复经皮染毒(28天)毒性试验。这项试验旨在评估农药对皮肤接触后的潜在毒性效应,为农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这一试验,可以有效识别农药可能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毒性反应,从而保障使用者和环境的安全。
短期重复经皮染毒试验的核心目的是模拟农药在实际使用中的暴露情况,特别是当农药直接接触皮肤时可能引发的危害。这种试验对于农药的登记审批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帮助监管机构全面了解农药的毒性特征,从而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此外,试验结果还能为农药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指导,促使企业优化产品配方,降低毒性风险。
短期重复经皮染毒试验通常采用啮齿类动物(如大鼠)作为实验对象,试验周期为28天。试验分为多个剂量组,每个剂量组包含一定数量的实验动物。试验过程中,将不同浓度的农药制剂均匀涂抹于动物的皮肤表面,并定期观察和记录动物的行为、体重变化以及生理指标。
以某新型杀虫剂为例,其短期重复经皮染毒试验结果显示,在高剂量组中,实验动物出现了轻微的皮肤刺激和局部炎症反应。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症状可以通过调整配方中的溶剂成分得以缓解。这一案例表明,GBT 15670.11-2017规定的试验方法不仅能够揭示农药的潜在毒性,还为企业改进产品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据统计,自该标准实施以来,已有超过300种农药通过了类似的毒性评估,其中约15%的产品因不符合安全要求而被禁止上市。这充分体现了GBT 15670.11-2017在农药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GBT 15670.11-2017短期重复经皮染毒试验方法为农药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技术支持。通过严谨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农药滥用带来的健康风险,还能推动农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一标准有望进一步完善,为全球农业发展提供更多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