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天台黄茶种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母本园管理、采穗圃建立与管理、扦插繁殖技术、病虫害防治及种苗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天台黄茶种苗的繁育及相关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Tiantai Yellow Tea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天台黄茶种苗繁育技术规程》(TTTXSPHYXH 006-2022)是指导天台黄茶种苗繁育的重要依据。本文将聚焦于该标准中新旧版本在“母本园建设”部分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实际应用提供详细解读。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母本园建设的要求较为笼统,仅提出了选择适宜地块、土壤改良等基本要求,但缺乏具体的操作细节和量化指标。而新版标准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细化和完善,明确了母本园选址应考虑地形坡度不超过15°,土壤pH值控制在4.5至6.5之间,同时要求每公顷种植密度不低于3300株,并且需要设置排水系统以防止积水。
这种变化反映了从理论指导向实践操作转变的趋势,使得生产者能够更精准地执行标准。例如,在确定种植密度时,可以通过计算单株所需营养面积来确保合理布局;而在土壤pH值调节上,则可以采用石灰或硫磺粉等材料进行调整,直至达到理想范围。
通过这样的改进,新版标准不仅提高了可操作性,还增强了对环境条件适应性的考量,有助于提高天台黄茶种苗的质量与产量。因此,在新建母本园时应当严格按照新版标准执行,确保各项参数符合要求,为后续种苗繁育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