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江油肥肠(热菜)中红烧肥肠的烹饪技术要求,包括原料、辅料、调料的选择与处理,制作工艺流程及质量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油肥肠(热菜)中红烧肥肠的制作与经营服务。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Preparation of Red-Braised Intestine in Jiangyou Pork Intestine Hot Dish
中国标准分类号:X4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江油肥肠作为四川传统名菜之一,其红烧肥肠在TJFCH 1122-2022《江油肥肠 热菜 红烧肥肠烹饪技术规范》中有着严格的规定。本文将围绕新旧版标准中关于“肥肠预处理”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展开讨论,并深入解析新版标准对这一过程的具体要求及其实际应用方法。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肥肠的预处理仅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如去除异味、清洗干净等,但并未给出具体的操作步骤和细节。而新版标准则更加细化,明确规定了从选材到最终预处理完成的全过程。例如,在选材上,新版标准强调应选用新鲜猪小肠,且长度应在50厘米以上,直径保持均匀;在清洗过程中,需采用盐、醋反复搓洗,并用清水漂洗三次以上,确保无血污残留。
那么,如何正确执行这些规定呢?首先,在选材时要仔细检查每段肥肠,剔除不符合长度和直径要求的部分。其次,在清洗环节,先用粗盐均匀撒布于肥肠表面并轻轻揉搓,以帮助去除表面油脂和杂质,随后加入适量白醋继续揉搓,最后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干净。值得注意的是,漂洗次数不得少于三次,每次都要保证水清澈为止。
通过这样的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提升红烧肥肠的口感,还能更好地保留食材本身的风味。此外,这种严谨的操作流程也体现了新版标准对于食品安全和品质控制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制作江油肥肠时,严格按照新版标准中的预处理方法操作,是保证成品质量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