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的术语和测评方法,包括心理负荷的定义、分类及测量技术。本文件适用于需要评估和优化工作环境中心理负荷的设计、评估和研究活动。
Title:Ergonomics principles related to mental load - Part 1: Terminology and assessment methods for mental load
中国标准分类号:C45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随着现代社会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剧,心理负荷逐渐成为影响员工健康与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为此,中国国家标准《GBT 15241.1-2023 与心理负荷相关的工效学原则 第1部分:心理负荷术语与测评方法》应运而生。该标准旨在为心理负荷的定义、分类及测评提供科学依据,为企业和组织优化工作环境、提升员工幸福感提供指导。
心理负荷是指个体在完成工作任务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情感负担。根据GBT 15241.1-2023,心理负荷可分为任务相关负荷和非任务相关负荷两大类。任务相关负荷主要来源于工作内容本身,例如时间紧迫性、复杂性或责任重大等;而非任务相关负荷则包括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如人际关系紧张或职业发展不确定性。
为了准确评估心理负荷,GBT 15241.1-2023提出了多种测评工具和方法。这些方法包括问卷调查、生理指标监测以及行为观察等。例如,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收集员工对工作压力的感受,而生理指标监测则可以通过心率、皮质醇水平等数据反映心理负荷的实际影响。
以某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例,该公司在引入心理负荷测评后发现,员工因长时间加班导致的疲劳感显著上升。通过调整工作安排和提供心理辅导服务,该公司成功将员工的心理负荷指数降低了约20%。
心理负荷的有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还能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据研究显示,心理健康问题每年给全球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因此,遵循GBT 15241.1-2023标准,建立科学的心理负荷管理体系,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课题。
综上所述,GBT 15241.1-2023为心理负荷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全面的框架和工具。通过深入理解心理负荷的内涵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企业和组织能够创造更加和谐高效的工作环境,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