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封山(沙)育林的基本原则、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效果监测与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我国范围内进行的封山(沙)育林活动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losed Mountain (Desert)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GBT 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是中国针对荒漠化地区和生态脆弱地带制定的一项重要技术标准。这一规程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恢复和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荒漠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其核心在于通过封禁措施,减少人为干扰,促进植被自然恢复,同时结合人工干预手段,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强调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以内蒙古库布齐沙漠为例,该地区曾是典型的荒漠化区域。自20世纪90年代起,当地采用GBT 15163-2004规程,通过封山育林和人工造林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实现了植被恢复。数据显示,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库布齐沙漠的植被覆盖率从最初的不足10%提升至目前的超过50%,不仅减少了沙尘暴的发生频率,还显著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质量。
封山(沙)育林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方面,植被恢复有效降低了风蚀和水土流失,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通过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产业,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综上所述,GBT 15163-2004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为中国荒漠化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其实践成果充分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可以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