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茄科植物携带番茄雄性株类病毒的检测技术要求、样品采集与处理、检测方法及结果判定。本文件适用于茄科植物中番茄雄性株类病毒的检测和相关病害防控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Tomato Masculinizing Stunt Viroid in Solanaceae Pla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HSPP 0003-2022《茄科植物携带番茄雄性株类病毒检测技术规程》相较于旧版标准,在检测方法和操作细节上进行了优化。其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改进是显著变化之一。这一方法在新标准中得到了更详细的描述和规范。
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为例,其应用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样本采集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确保样本的新鲜度和代表性至关重要,通常是在植株生长旺盛期采集叶片组织,并迅速置于液氮中保存,防止RNA降解。
其次,核酸提取步骤需精确控制。使用高效的试剂盒提取总RNA,同时注意去除可能存在的抑制物。提取后的RNA浓度和纯度需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A260/A280值应在1.8~2.0之间,表明RNA质量良好。
再者,引物设计与合成是关键环节。根据目标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确保扩增效率高且无非特异性扩增。引物浓度一般为0.2μmol/L,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应符合实验设计。
最后,PCR反应条件设置要科学合理。包括预变性温度、退火温度、延伸温度及时间等参数的选择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通常情况下,预变性95℃ 5分钟;循环条件为95℃ 10秒,55℃ 30秒,72℃ 30秒,共40个循环。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和准确性,从而准确判断茄科植物是否携带番茄雄性株类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