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油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各种油料作物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Title:Determination of Crude Protein in Oilse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23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以下是关于 GBT 14489.2-1993 油料粗蛋白质测定法 的常见问题及其详细解答。
GBT 14489.2-1993 是中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油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该标准适用于大豆、花生等油料作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测定。
粗蛋白质是指通过凯氏定氮法测定的样品中含氮量折算为蛋白质的总量。需要注意的是,粗蛋白质并不等同于纯蛋白质,因为样品中的非蛋白质含氮物质(如核酸、氨基酸等)也会被计入。
凯氏定氮法的核心原理是将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气,再用过量的酸吸收并定量测定。具体步骤包括消化、蒸馏、吸收和滴定四个阶段。
在测定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由于样品中的氮不仅来源于蛋白质,还可能来自其他含氮化合物,因此测定的氮含量需要通过换算系数(通常为6.25)转换为蛋白质含量。这是因为蛋白质平均含氮量约为16%,即100克蛋白质中含有约16克氮。
如果测定结果与预期有较大偏差,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的:
虽然凯氏定氮法是经典方法,但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其他方法,例如:
为了验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是的,测定结果通常以干基表示,因此需要先测定样品的水分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粗蛋白质含量(干基) = 粗蛋白质含量(湿基) × (100 - 水分含量) ÷ 100
如果发现异常数据,应首先检查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必要时可重复实验。如果仍无法解释,建议记录异常情况并在报告中注明。